重庆银行冲刺A股只差临门一脚,零售业务发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pf.39.net/bdfyy/bdfjc/171227/5963402.html

记者贺向军实习记者丰凤鸣报道

重庆银行距离A股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根据证监会披露,重庆银行将于8月27日上发审会。若顺利通过,该行将是年内继厦门银行之后第二家过会的银行,也将是重庆第二家A+H上市银行。

数据显示,年,重庆银行的总资产突破亿大关,达.32亿元;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3.77亿元,同比增长13.7%。值得注意的是,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重庆银行在港股的股价多数时期处于发行价以下,目前市净率仅0.32倍。截至年末,重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0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1%。

行业人士表示,从银行板块目前的估值来看,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港股更是估值洼地。“投资者对银行的坏账担忧,是银行长期低估值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疫情之下更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作为服务中小企业主力军的中小银行急需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而上市可以很好地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可以看到,今年7月份以来,银行IPO进度明显提速。

根据招股说明书,重庆银行本次拟发行不超过7.81亿股,占本次发行完成后总股数的19.98%,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H股表现低迷,回A事项筹划多年

8月21日证监会发布的公告显示,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年8月27日召开年第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届时将审核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的首发事项。

据悉,A股IPO排队审核状态按顺序排列分别为已受理、已反馈、预披露更新、已通过发审会或中止审查等。此次重庆银行即将上会,进入上市最后的关键时刻。

回顾重庆银行的A股之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资料显示,重庆银行是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年,由37家城市信用社等企事业单位改制而来,年正式更名重庆银行。也是在更名的同一年,重庆银行就递交了A股上市申请,却遭遇败北,不得不先于转战H股。年11月6日,该行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据悉,重庆本地共四家法人银行,其中重庆农商行年12月登陆H股,年10月登陆A股,率先实现了A+H上市。重庆银行是第二家登陆H股的本地法人银行,不过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此后多数时间股价均在6港元发行价下方徘徊。截至8月26日收盘,重庆银行报4.36港元/股,涨0.46%,市净率仅剩0.32倍。

年,重庆银行再次冲刺A股。年6月4日,该行向证监会报送了A股IPO招股书申报稿,申请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不超过7.81亿A股,欲晋身为一家“A+H”上市银行。年6月11日,重庆银行收到了证监会的申请受理通知。

向证监会递交A股上市申请近一年后,年5月21日,证监会网站公布了重庆银行更新后的IPO招股书(申报稿,年3月28日报送)。关于此次招股书预披露更新,重庆银行随后发布了相关公告,并表示将适时就A股发行的重大进展作出进一步公告。

这一等就是一年多。有行业人士指出,重庆银行A股上市遭遇波折,或与其复杂的股东背景有关。

据更新后的招股书,重庆银行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平台重庆渝富(持股14.96%),第二大股东为大新银行(持股14.66%),第三大股东为力帆股份(持股9.43%),第四大股东为上汽集团(持股7.69%),第五大股东为富德生命人寿(持股6.96%)。

其中重庆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力帆股份从年开始频繁传出停工停产、破产清算的传闻,苦苦挣扎两年后,力帆股份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破产的厄运。8月11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司法重整申请被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8月23日,力帆股份公告称,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力帆股份提醒,公司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将于8月2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8月25日力帆股份开盘跌停。

据重庆银行年报,力帆股份所持该行股份1.3亿股全部质押,目前这部分股份已被司法冻结。力帆股份年报披露,截至年底,力帆股份在重庆银行的借款余额为16.71亿元,其中短期借款7.78亿元,长期借款8.93亿元。记者注意到,重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隋军曾于年11月透露,重庆银行业成立了力帆股份的债委会,主席行正是重庆银行。

可能给上市拖后腿的股东不止力帆股份一家。资料显示,重庆银行的第九大股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也处于破产重整状态。今年2月北大方正被北京银行申请破产重整,年7月,北京一中院裁定对方正集团、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实质合并重整。这意味着北大方正所持有的重庆银行股份或将易主。此外,该行招股书指出,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第五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尚未取得股东资格批复。

有券商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小银行当前发展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暴露不完全等问题,这也是监管推进中小银行改革的重要原因。随着银行规范发展,以及鼓励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监管大背景,今年上市中小银行数量有望上升。

对于多个股东重整、股东资质等问题是否会对公司IPO进程产生影响,以及除IPO之外是否有其他资本补充计划等问题,记者尝试联系重庆银行,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回复。

发力零售,资本补充面临压力

招股书中,重庆银行表示,该行始终将零售银行业务作为战略发展重点之一。从财务数据上来看,近年来重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确实取得不错成绩。

数据显示,截至年底,重庆银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亿元,增幅为16.4%。其中,年重庆银行零售贷款为.80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加.05亿元,增幅32.0%,在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中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4.3个百分点至36.7%。其中按揭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1.51亿元,增幅29.8%;个人消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99.72亿元,增幅32.0%;信用卡透支较上年末增加19.33亿元,增幅40.9%;个人经营性贷款较上年末增加39.49亿元,增幅32.3%。

在财报中,重庆银行将零售业务的增长归功于金融科技。财报称,该公司积极推进在线消费贷款产品智能化建设、开放式智能化营销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在线获客渠道、扩大客户流量。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金融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深入融合,研发推出“好企贷”系列和“微E贷”金融科技产品,支持小微企业以及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推动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增长。

记者注意到,近日,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对外公示了首批5个创新项目,其中,重庆银行位列一席。“该行基于5G的数字化移动银行服务”项目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点对网点覆盖不足的偏远地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特色化金融服务,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不过,从往期数据来看,年至年,重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增加额分别为.00亿元、.45亿元、.34亿元、.18亿元,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相比之下,年至年,重庆银行吸收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51亿元、.25亿元、.43亿元、.55亿元,该行吸收存款的速度相对有些落后。单从年度来看,报告期内重庆银行客户存款总额增加.55亿元,增幅9.6%,同样低于同期内贷款16.4%的增幅。

“客户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银行存款的增速跟不上贷款业务的增速,就会面临资本压力。”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记者梳理发现,年重庆银行完成H股定向增发后,近年来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数据显示,至年,重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2%、8.62%、8.47%、8.51%。

最新披露的一季度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重庆银行客户存款为.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亿元,增幅4.9%;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亿元,增幅4.2%。重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所回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0%。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为国内外经济形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银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将加剧,城农商行等中小银行需要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

记者注意到,资产质量方面,年至年,重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24.00亿元、28.81亿元、31.31亿元,呈上升趋势。同期,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5%、1.36%、1.27%。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重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亿元;不良贷款率1.27%,与上年末持平。

大公国际在今年6月24日作出的评级报告中指出,该行不良贷款规模有所扩大,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联合资信在今年7月27日发布的信用等级报告中指出,重庆银行负债成本有所上升,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加之较大规模的资产减值损失对净利润产生的负面影响,未来盈利能力有待提升。此外,该行业务的发展对其一级资本消耗不断加大,一级资本面临一定补充压力等因素,对经营发展及信用水平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资本较为稀缺的中小银行,上市无疑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有效途径。城商行、农商行等银行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力军,资本充足率的提升能够使其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重庆银行能否迈进A股市场大门即将揭晓。

本文由新华融媒看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nxianzx.com/dxxjj/12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