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次载入史册的困境,有一个邻居真是忙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正文共字4图;预计阅读12分钟

本文来源:公号《大数据透析站》作者:站长本人。淘哥标题/内容有所改动,改动部分用灰色字体显示

如果从3月中旬算起,上海的疫情一个月了,从数据上看,拐点还远远没到。

新闻显示,上海昨天新增了确诊例、无症状例,依然是高位状态,没有迎来转折点。

毫无疑问,上海是受本轮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但要说这轮疫情最辛苦、最拼命的城市,不是上海,是苏州。

苏州太难了!

疲惫之师继续死战

上海这轮疫情太猛,猛到让所有人都忘了,苏州是本轮疫情最早正面迎战奥密克戎病毒的大型城市。

苏州的疫情从2月14日就开始了,因为正好发生在春节过后,人员活动范围、集聚程度之大远超平时,围剿疫情难度也是前所未有。

但苏州没有封城,没停工停产、不大规模管控、保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22天摘星,苏州不但自己消化了奥密克戎,而且还成功阻断了病毒外溢。

淘哥在花桥的办公室,在2月底到3月初,都是正常运转的,就是要求每2-3天做一次全员核酸,居民小区、办公楼、商场等各个场所都是正常运转的。

2月底花桥办公室拍摄做核酸,井然有序

除了花桥三站地铁是停掉了,但是昆山及花桥依然没有封城,去上海上班还是可以到隔壁安亭做地铁的。

淘哥实拍

如果没有后来的疫情,苏州2.14疫情的处置堪称完美。

但是,上海疫情开始了,并逐步外溢到26省市,各地精锐尽出、严阵以待。

唯独苏州,已鏖战一月,上到干部、下到社工,已是疲惫之师。

苏州可以说是两线作战,前后至少两批次数千人援战上海。

到今天,苏州人已鏖战两个月,苏州大白们穿羽绒服的时候就在抗疫了,一直干到穿短袖还没结束。

不亲身经历,难以想到苏州的干部、苏州的医护人员、苏州的基层工作者经历了什么样的60天。

苏州的疫情防控,远远不是围剿疫情那么简单。

一者,苏州是实际上已经是超大型城市,服务人口超万,虽有疫情,但还没到上海那样严重需要全域静态管理,既要严防疫情,又要保障好万人的城市运转,是苏州必须处理好的平衡木。

所以我们看到,2.14疫情开始,苏州的核酸检测点位就一路设到了每个小区、每个村庄,每天做个核酸出门上班成了苏州人的固定打卡内容。

苏州人还用自己独特的浪漫,冲破疫情的灰暗,告诉大家:即便不是晴天,也会有彩虹。

苏州这种核酸检测点位设到小区的做法,后来被深圳上海广泛借鉴。

说句心里话,上海对社区对人口的管理,一直是比较宽松的,不如苏州更迅速、更全面、更人性化。

生活在苏州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虽然疫情对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好像也不是特别大,能接受。

这种组织、动员能力,是非常可怕的,我觉得这也是苏州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原因。

二者,苏州是一座制造业城市,制造业不像服务业,可以一关了之,制造业需要的人员在流水线上操作,涉及人数非常多。此外,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必须保障工业企业正常运转。

而保障企业运转最基础的要求是,原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苏州全省最早开发了针对货车的电子通行证——苏货通。

3月下旬时苏州市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曾介绍,近期每天驶入苏州的货车平均超10万辆,从高速公路离开苏州近8万辆。

现在上海之所以到处抢菜、烧仓库、社区内喊口号,就是供应上不来,就是货车进不来,途径各个地方被管控,很多地方的高速,宁愿不让你过,也不能带来输入性病例!太惨了!

有司机几个小时都不能下车小便、封条被贴了几十道,真是寒了心。

一季度,苏州预计规上工业产值增长9%,进出口总额增长15%。

无论是防疫,还是保运转,无论是外防输入,还是内防扩散,背后都需要大量人力去支撑,无数苏州人死战不退,才死死守住了苏州在N个战场上的防线。

沪苏同城防不胜防

逆天操作相互成就

说完抗疫,再说说苏州这座城市和上海的关系。毫无疑问,苏州是和上海关系最密切的城市。

很多城市羡慕苏州的地理位置,紧邻上海,只要当好大树底下的碧螺春就可以自动发展。

真的是这样吗?

身处中国顶尖都市圈,既是一个城市的幸运,也可能是让一个城市衰落的陷阱。

灯下黑,似乎是中国区域经济一个躲不开的定律。著名的“环京贫困带”就不多说了。

上海周边,其实也存在着一条环沪虹吸带。

改革开放初期,环沪六个卫星城都是农业县,条件都差不多,处于同一条起跑线。

但到今天,真正耀眼的,只有苏州的昆山和太仓。

嘉善是这两年才提上来的,不过城市经济发展相比昆山太仓至少落后了10年以上。

其他地区,或人口被吸走、老龄化问题严重;或经济发展迟缓,沦为平庸之地。

的确,对周边城市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抵抗住大城市的虹吸。

但苏州人深知,只有主动才有作为,抵抗不了你,我就和你合作,思想一解放,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如昆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由于没有及时跟上发展苏州乡镇经济的步伐,昆山一度是苏州发展最慢的区县板块。

以至于,当昆山人下决心开始搞工业时,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要素,昆山几乎统统没有。

昆山很快想通了一个道理:自己没有的,隔壁的上海都有。

昆山花桥

到今天,昆山已经成为国内首个GDP突破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时突破亿元的“超级县级市”。

那个时候,苏州审批上效率之高、政策优惠力度之大全国闻名,跟上海配合得非常默契,“上海+苏州”成为典型的“前店后厂”模式。

到今天,苏州已经一路发展为上海也不能轻视、更不能或缺的存在,在科技创新、新型产业培育方面,连上海都承认苏州值得学习。

苏州的产业已经和上海形成一种相互依仗的关系。

为什么要讲那么多上海和苏州的故事?

就是为了说明,这场战役,苏州避无可避、退无可退。只要上海不清零,苏州一刻也不能停,无论是物理上的接触,还是产业上的关联。

疫情当前,不能苛求一切完美,全社会要凝聚力量、求同存异,才能造就始终稳如磐石的经济社会大局。

青春有几年?疫情占了3年;

一季度有多久,疫情占了2个月;

一周有几天,核酸占了5天……

最近苏州楼市政策持续松动,很多人又开始咨询淘哥,尤其是东北、新疆等地网友,对长三角苏州非常想往,这里淘哥也很负责任告诉他们,苏州确实值得长期信赖。

现在苏州市场要想好转,一个前提条件是疫情环境的好转,现在即使政策打开,无法出来看房、外地购买力进不来,也形成不了大气候。

而相反,这个时间段对于那些真正想在苏州买房置业的人来说,是最好的一个窗口期:政策宽松、房源可挑、而市场还未起来。

苏州,可以提前准备了。

PS:看房团招募

最近,业内一些地产大V、投资机构都开始布局苏州市场了。

后疫情时代,抄底长三角最大洼地——苏州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导入,深圳、东莞都饱和了,人往珠海、惠州跑;广州饱和了,人往佛山跑。

长三角的人口导入,上海饱和了,人往苏州跑!

官方公布的年常住人口增量目标上,

长三角:苏州万、南京万、杭州万,上海临港新片区+5大新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万;

大湾区:珠海万、惠州万、佛山万……

未来10年,苏州会是跑得最快的那个城市!

而苏州房价,四大新城2字头、郊区地铁盘1字头,是上海1/3,杭州南京1/2

苏州怎么买?合适买?买对了是资产,买错了是负债!

7折抄底苏州,总价万起上车地铁盘!

苏州团购进行中,购房资格、政策咨询,见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nxianzx.com/dxxxw/11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