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康名字的来历及步康将军府
步康村是个古老而文明的村庄。它位于绛县城西北部的绛山脚下。地势北高南低一面坡,境内丘陵起伏,坡多沟深石头多,干旱缺水,属典型黄土残垣地形。起源于何时无法考证。相传,早年以吴、马、贺三大家族为多,取名于步起村。也就是起步的意思吧。
明朝万历四年(即年),众人将万泉县善观风水的井博子请到村里请他勘探。井博子看后说:“村南内地可穿井泉。”穿三百余米,果有水出,可够全村人之用,唯恐一些人依仗钱势,乘强霸水,扰乱秩序,因而分为三班组织护井,不许倚强霸水。如有违者,罚米三石。并立碑记,约束村人共同遵守之。这里曾流传着一首民谱:
住在高垣头,吃水贵去油。行路君子渴,饮水实发愁。同时,根据其村地势高阜,坑坑坎坎,高低不平,又更名为“步坑村”。清朝年间,河南府新安县大新村张贵世袭千户骁骑尉,累著战功,诰授武德将军,镇守太原。皇帝追念其功绩,特赐屯田千顷,食租衣税,祭扫祖。张贵退役后迁址于绛山之阴该村,嫌“步坑””二字不雅,遂改称其为“步康”,后村子一分为二,根据地理位置,以南、北步康区别。
现在的将军府只剩下这个空壳了
步康将军府是北步康村张氏家族府第。
张氏家族世居该村已60余年,是明清时期的名门望族。其先祖璋张友文是手艺精湛的皮匠,原籍是河南新安县大新村,因投奔朱元璋军中做军用皮货立下功劳,后积劳成疾去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大封功臣,追封张友文为从五品的武毅将军。其子张贵从小随父在军营长大,练就一身武艺,承袭了父亲勋爵后任骑兵禁卫军的骁骑尉。在明初平息各地残余势力中立下了卓著战功,相继被提升武德将军、武节将军,后被分配到山西晋王藩下。退役后便带领全家来到周勃封地,紫金山下步康村定居。
他死后,晋王感念其功德,就赐其子孙屯田千顷。世代食租衣税,非常富有,其后裔感其思德,建起一连三进大院的将军府。由于衣食无优,他们不思进取,在明朝中晚期,张家没出过名人。至清朝时又兴盛起来。据清光绪《绛县志》和张氏族谱记载,自康熙年间至晚清,张氏家族先后有13人考取功名,外出为官。其中张星灿为道光十五年()乙未科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其弟张星换经商致富,曾为国军捐钱一万两白银解圈,被咸丰帝下旨授封为武功将军(从二品)。
往期精彩回顾绛县郝庄牛庄村致富能人——李永俊
乔寺碑楼的传说
西郝庄庙会的由来
横水镇的故事
东仇张郝庄中董南庄的关系
牛哥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