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搞了一个大新闻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32495.html
但是初衷没有变。

二毛

网络

如果给妈妈们发工资

她们是不是应该

拿世界上最高的年薪?

视频文案摘录

算得清的日常,算不尽的爱

日常有价,母爱无价

爱在日常,才不寻常

这是宝洁连续第三年,在母亲节用「爱在日常,才不寻常」这个主题,来讲述当代家庭正在发生的故事。

同时也是宝洁连续第二年,从社会现象的角度找到洞察,试图去引发更多人来思考母亲这个角色,在当下的家庭分工中所担负的比重是否合理?

和去年不太一样的是,宝洁在今年落实具体传播的时候,做了两件事。

这两件事,我觉得都可以当成是新闻事件来看。

第一件事,从创意层面,用虚构新闻的角度,讲述了一个给妈妈发工资的故事。

第二件事,从公益层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团队,一起发布了一份《爱在日常:当代「母爱」和「母职行为」价值评估白皮书》。

先说第一件事——

01.

虚构一起新闻事件

倡导家庭合理分工

这起虚构新闻如果成真的话,那么一定也是个大新闻。

它就是上面我们看到的那条广告片里所提到的的新闻内容——新法规颁布,要求每个家庭必须按劳支妈妈的工资。

而就着这条法令的诞生,在接下来的剧情里,宝洁开始把一位全职妈妈在日常生活里照顾一家人起居时的每一件事,一一进行价值量化。

当这些家务事量化得越具体,妈妈们的付出换算成报酬,也就变得越明晰。

从而也就让平日里没在意到的爸爸和儿子直接意识到,原来妈妈的付出,是被他们忽视掉的。

宝洁这个故事看完后,第一时间让我想起大概在年的时候,美国贺卡公司(AmericanGreetings)在母亲节做过的一条虚构式广告。

在那条广告里,美国贺卡公司以波士顿一家名为Rehtom的公司名义,发布了一则「运营总监」招聘信息。

这份工作要求非常苛刻,不仅辛苦劳累,没休假、没薪水、甚至没觉睡,而且还要具备以下一些技能和克服这样那样的困难:

●几乎都是站着工作

●需要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每周至少工作个小时

●需要有医疗、金融、烹饪等学位

●无假期,超负荷工作(包括感恩节,圣诞节,新年等节日)

更荒诞的是,这份工作开出的工资为0。

最后,当Rehtom公布这个「运营总监」的职位其实叫「妈妈」的时候,面试的人会心一笑后,也渐渐陷入沉思。

在那次传播里,美国贺卡公司将「妈妈」这份工作,称为「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

而和美国贺卡公司不同的是,宝洁这次先是以用新闻的方式,虚构了一条给妈妈们发工资的法令。

然后将妈妈的日常工作量化出价值,让丈夫和孩子直观地意识到她的艰难与辛苦并且还被忽视。

最后再结合当下一些中国家庭现状,来一步步告诉观众,这条法令颁布的目的,其实为了让大家意识到——对母亲的爱和理解,应该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

由此,宝洁也通过这支广告,正式向家庭成员们倡导合理的家庭分工,才不会让妈妈日常的爱,变成潜意识里的「理所应当」。

如果再结合宝洁在年母亲节推出的那条「让爸爸当一天妈妈」的广告片来看,则会发现,宝洁在这两年其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nxianzx.com/dxxxc/5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