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做大做强特色扶贫产业

日前,记者从大新县有关部门获悉,去年以来,大新县明确“强蔗、兴牧、优果”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糖料蔗、优质稻、青梅、牛、羊、皇鸽等特色种养产业,以及乡村旅游等,带动贫困户增收。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户,特色产业覆盖总户数户,覆盖率94.00%,贫困户增收致富基础不断夯实。

蔗糖产业是大新县一大支柱产业。为确保贫困户收入稳定,大新县对甘蔗产业发展常抓不懈,努力确保全县甘蔗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8万亩以上。此外,该县还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甘蔗种植给予奖励扶持等有关政策,提升贫困户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通过“双高”基地建设,全县甘蔗生产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加强,贫困户积极参与甘蔗“双高”基地建设,脱贫成效较为明显。如宝圩乡“双高”甘蔗面积占甘蔗种植总面积达95%以上,贫困户通过种植甘蔗增收明显,该乡贫困发生率从年的19.09%降至年为0.54%。

为拓宽特色养殖增收渠道,大新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猪、牛、羊等特色产业,年全县出栏生猪、肉牛、山羊分别为25.99万头、2.63万头、2.44万只,完成创建养牛小区7个,有47个贫困村发展养殖业,覆盖带动超过户贫困户。

同时,大新县结合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全县产业区域布局,通过盘活资金、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强化培训与交流等,将皇鸽养殖打造成为全县产业扶贫特色品牌。该县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旅游产品”的建设模式,以广西南宁市杰利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多万元建设皇鸽食品加工厂为龙头,以建设养鸽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广泛饲养和提供乳鸽,逐步打造一条“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皇鸽养殖产业链。

目前,大新县的4个皇鸽养殖基地存栏17.1万对种鸽,有户贫困户参与养殖,占全县户贫困户的46%。此外,依托4个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拓展皇鸽养殖,有望带动各乡(镇)散户养殖万对以上,以满足深加工的需求。同时,该县充分发挥“特色旅游名县”的优势,全面开发拓展皇鸽美食、农家乐休闲旅游、配套酒店设施等旅游产业。

此外,大新县还通过青梅种植确保稳增收。目前全县累计种植青梅面积2.5万亩,其中参与青梅种植的贫困户有户,占贫困户总数9%。年,全县青梅新种1.58万亩,贫困户参与种植户亩,覆盖榄圩、龙门、桃城、全茗、昌明、福隆、下雷等7个乡镇;青梅结果面积多亩,产量达吨,产值万元。

另外,大新县立足全县生态、边关、民俗等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把旅游作为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创新旅游扶贫载体,通过“龙头景区”带动、“品牌企业”带动、“乡村民宿”带动、“本地特产”带动等工作模式,全力发展旅游业,最终实现“贫困变富裕、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财富、产品变礼品”旅游促扶贫工作目标。旅游扶贫惠及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占全县贫困总人口数10%以上。

来源:左江日报庞尉婷/文大新县融媒体中心/图

编辑:黄艳芳

初审:农伟

复审:梁桂花

声明:凡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文章来源“今日大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nxianzx.com/dxxxc/5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