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这份春季学期安全教育手册请收藏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

孩子们上学路上、校园内外

有哪些安全隐患?

家长和老师们在提醒孩子

认真学习的同时,

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

安全指南01防疫安全手册

1.敦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手部卫生,比如用餐前、如厕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都要认真洗手,平时少聚集。

2.疫情期间,口罩、免洗洗手液等物品要常备,上下学的路上等人多的场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护。

3.住宿生不混用洗漱用品,宿舍开窗开门通风。

4.学生和家长要养成检测体温等健康状况的习惯,一旦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和学校报备,听从学校安排。

5.每天要保证健康饮食,不要熬夜,进行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

6.家长日常也要注意防护,因为孩子的健康与家长息息相关。

02交通安全手册

开学以后,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交通环境。一些青少年精力充沛,缺乏自控力,交通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容易诱发安全事故。

1.遵守交通法规,不要闯红灯、不要横穿、猛跑过马路;不要翻越隔离栏;不在马路边玩耍打闹;不要走路时低头听音乐、看书、看手机。

2.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不使用成人手机开启并骑行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

3.乘坐公交、地铁时不要抢上抢下;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4.不要与机动车抢道,路口要四处观望,确认安全后再通过;不要在机动车道骑行,不要在路上并行骑车,不要在骑车时听歌、看手机。

5.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上学回家。

6.留意路面情况,不要突然开车门下车(警惕“开门杀”)。

7.警惕汽车盲区。家长应告知孩子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让孩子在盲区玩耍、逗留。

8.警惕孩子被遗忘在车内。家长和老师离开车前一定要留心查看,在孩子具备一定能力的情况下,教给他们一些求救办法,如按喇叭、打双闪以及拍打车窗等方式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案例警示

●年3月9日下午,河池市罗城交警在罗城县龙岸镇路段查获一起面包车严重超员违法行为,该车辆核载9人,实载31人,超员22人,车内均为放学回家的幼儿园学生。

●年3月6日上午,玉林市容县六王镇尤华路段一名女中学生骑电动车搭乘本班同学追尾一辆客车,两人均倒地,其中一人受重伤。

●年7月9日凌晨,来宾5名未成年学生偷拿家中钥匙开车上路撞上货车,事故致5人当场身亡。

03防溺水安全手册

3月开始,天气逐渐升温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对于青少年而言,如何减少溺亡事件?夏季防溺水,这些要牢记!

1.不到河边、湖边、海边、水池、鱼塘、水渠、水坝、水库、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不安全的地方游泳、玩耍。

2.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

3.不在河道边洗东西、摸螺狮、钓鱼虾等。

4.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

5.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6.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案例警示

●年1月9日,贵港市桂平市石咀镇一名3岁男童与哥哥在石咀码头玩耍时落水溺亡。

网络配图

●年11月23日傍晚,北海市海城区2名小学六年级学生放学后到学校附近某楼盘的人工湖玩耍时溺亡。

网络配图

●年7月10日晚,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5名青少年在白沙江湾河道玩耍,其中3人下河道游泳溺亡。

事发次日早上搜救现场

04校内活动安全手册

青少年处在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阶段,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一切活动都务必以安全为前提。

1.不爬墙、树木及危险物。

2.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或护栏外,更不要爬到高处玩耍。不要倚靠楼梯栏杆,因为有的栏杆之间缝隙过大,有的栏杆高度不够,有的栏杆经过风吹日晒可能生锈破损,都存在安全隐患。

3.擦玻璃等打扫卫生活动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自己跌落,也要防止打扫工具掉落,带来高空坠物危险。

4.课间文明休息,不在教室中、楼道里、楼梯口、楼道拐弯处追逐打闹,课间活动不猛跑。

5.不要把学校公共设施当成游乐设施,不在体育器材周边追逐打闹,不玩危险性游戏。

6.教室门窗等缝隙会“咬人”很危险,尤其是在开关门窗时,不要将手指等身体部位放到缝隙处。

7.上厕所易疏忽大意滑倒会脚卡便池,应及时报警求助。

8.经过假期长时间休息后,学生突然回归学习状态,体力和精力会有些不足,参加运动会、军训、体育锻炼等活动时,要避免中暑、肢体拉伤,要及时补充水分,保证休息时间。

案例警示

●年3月10日19时许,崇左市凭祥市一名小学生课间下课时,把左脚膝盖放在走廊铁护栏缝隙中间不慎被卡住。

●年6月15日18时40分许,崇左市大新县一名10岁小学生因卫生间地面湿滑右脚不慎踩进便池下水道被卡。

●年11月14日8时30分,桂林市全州县某小学下课做操期间,由于高年级学生下楼速度快,走到一楼与二楼转弯平台时推倒了前面的低年级学生,发生踩踏事件,致4名小学生被踩伤。

网络配图

05人身安全手册

防欺凌

校园欺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家长、老师应当了解它、正视它并去制止和预防它的发生。

1.同学们之间有矛盾时,要找班主任老师和家长沟通解决,千万不要打架斗殴,更不能找人报复。

2.如果孩子不愿上学,身上出现伤痕却不愿告知家长,反复出现焦虑、暴躁、情绪失控等异常反应,家长需要去学校了解情况,及时安排医生对孩子进行专业疏导,在心理层面给予孩子帮助,要理解和同情孩子,宽容对待孩子的焦躁和抵触心理。

3.家长知道孩子遭遇校园欺凌之后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收集相关人证和物证等关键证据,通过学校协调或法律途径解决。

4.家长、老师向孩子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增强孩子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分辨是非对错,树立正确是非观,拒绝校园欺凌。

5.家长鼓励孩子参与有利社交的活动,培养有益的爱好,逐渐消除负面情绪,培养孩子建立乐观、自信、勇敢的精神品质。

案例警示

●年2月25日,贵港市港北区一名小学生欺负学弟后还踢打和挑衅对方家长“我是你爹”,目前警方已介入处理。

●年11月中旬,柳州市柳江区一名小学生衣兜被塞鞭炮受欺凌视频热传网络。同年11月13日,柳江区教育局通报,涉事4名霸凌学生被教育、家长赔偿、校长免职。

防性侵

儿童性侵害,指的是施害者以强迫或引诱等方式与儿童进行性接触(包括身体接触、非身体接触),或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性活动。常见的形式有强奸、猥亵、给儿童讲色情语言、看色情图片和视频、拍裸体照片、在儿童面前暴露隐私部位,使用儿童制作色情片等等。

1.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包括重要的隐私部位,教孩子清楚地说出这些部位的正确名称,大大方方地进行性教育;并且向孩子强调,隐私部位不能随意被他人碰,更不能在公开场合裸露。

2.鼓励孩子对任何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说“不”!如果有人向孩子展示性器官或相关画面、视频,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呼救,或立刻跑开。

3.警惕邻居、亲戚、老师、校长等熟人的异常行为,父母尽量不要让幼小的孩子和其他大人单独独处,平常需要注意孩子的心情有无变化,并及时和孩子沟通,比如问问孩子:“你们刚才一起做了哪些事?”。

4.很多施害者往往会哄骗孩子:“这是你和叔叔/伯伯/爷爷/阿姨/老师之间的秘密,不可以对别人说”,并且给予威胁或奖励。孩子往往就保守“秘密”,什么也不说。父母平时一定要注重和孩子的互动关系,与孩子建立坚固的信任关系,了解孩子每天的生活,留心他们的言语和动作,有事没事和孩子聊聊:“如果你有什么秘密,但是它让你难受,一定得说出来。爸爸妈妈爱你,会尽全力保护你。”

案例警示

●年2月28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以“女儿的心事”为题讲述了发生在柳州的两起利用网络手段猥亵儿童案:

一、00后男子利诱少女发不雅照“隔空”猥亵,一审获刑2年。

二、前科男子言语恐吓威胁未成年少女发不雅照,一审获刑2年。

●年4月,柳州一高中生微博举报初中班主任林某某猥亵、性侵该校多名女学生的媒体报道引起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nxianzx.com/dxxxc/8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