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去哪里治 https://m-mip.39.net/nk/mipso_7637171.html
年是航空业最为艰难的一年。
5月,巴菲特抛售美国四大航空公司股票,使A股的各大航空公司连续下跌。随后,机场股票也未能幸免。
为了自救,各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间,通过客转货、卖航空餐等手段进行一系列的花式自救。
近日,东航为解现金流之急,开始新一波花式自救,推出元/人半年“周末随心飞”活动;华夏航空紧随其后,推出元/人“任意飞”。
航空公司的花式自救是否能为企业带来一线生机?
困境中的航空公司
电影《猫鼠游戏》里,小李子饰演的弗兰克冒充泛美航空飞行员。
免费飞行了多架次,航程达百万公里,大摇大摆地周游了全世界50个州、20多个国家,还泡到了空姐做女友。
无论走到哪里,他飞行员的身份还都受到人们的尊敬。
但年,全球疫情之下,恐怕连弗兰克也要放弃飞行员的身份了。因各国封关、隔离等措施,航空公司不得不大幅削减航班航线。
粗略估计,全球大概有16,架客机停飞,昔日承载旅客翱翔天际的铁鸟,如今却在停机坪上苦无用武之地。
▲今年5月,拉美最大的航空公司LATAM也申请了破产保护
在疫情最严重的美国,近日美联航通知3.6万名员工可能从10月起放无薪假,人数约占全美员工的一半。
其中有15名空乘,11名机场工作人员和个机修师。
美联航一名高层表示这也是无奈之举,公司努力削减成本了依然每天亏损4万美元。
国内,据中国民航局的统计,年上半年全行业亏损亿,二季度行业整体亏损.5亿,较一季度减亏38.5亿。
在疫情严重的2月,旅客运输量为.0万人次,同比下降84.5%。
随着国内加快复工复产,5月份时客运量有所恢复,为万人次,但同比仍然下滑了52.6%。
各大航企不得不绞尽脑汁进行促销。一时间,航空界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
几十块钱、一百多块钱的机票在订票界面上不断刷屏。直至当下,航空业仍然失血严重。因此,各大航企不得不想出各种促销招式进行自救。
各大航企的“花式”自救
自东航在“6·18”当天放出一款元/人的“周末随心飞”的产品后,海航、华夏航空等也推出各具特色的全国不限次数飞行套餐。
卡塔尔航空更是开出“空白机票”,最低美元环游世界。
东方航空
“周末随心飞”
中国东方航空推出一款“周末随心飞”产品。
购买之日起到年12月31日,都可以在任意周末,不限次乘坐东航和上海航空的航班,飞往除港澳台以外的国内各大城市。
东航“周末随心飞”产品上线的首个周末(6月27日和28日),兑换机票数量超6.5万张。
东航客座数据显示,端午期间,拥有“周末随心飞”权益的旅客已兑换超10万张机票。
海南航空
“海航随心飞,欢聚自贸港”
海航“随心飞”产品由于搭售免税店代金券,在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的加持下,热度不断攀升。
乘客在有效期内不限次数搭乘海航集团旗下12家航空公司进出海南国内航班,搭配海南航空和大新华航空海南出港航班额外10公斤免费行李额。
产品一经上线便引发火爆,蹲守购买的用户在登录时纷纷出现问题。
接着等来的是官方APP崩溃的公告,短暂恢复后,官方便告知第一批产品已经售罄。
由于第一批产品(元)销售时抢购人数较多,APP访问量激增,为了营造更加稳定的抢购环境,将调整产品为线上直播模式。
华夏航空
“任意飞”
全国不限次数飞行套餐,即日起到10月24日前,元百余条航线,无限次飞行权益。需要注意的是9月28日-10月10日除外。
吉祥航空
“一人多座”
6月17日起,吉祥航空上海始发国内直飞航班的旅客将有机会在既有预订的基础上,付费选购邻近座位空间,一人独享多座、拥有更多的舒适体验和私人空间。
旅客可在成功出票后致电吉祥航空客户服务热线,按需购买1或2个经济舱空余座位即可。
“一人多座”单个空余座位价格为人民币元/席,无任何额外附加费用。
除了推出不同套餐,刺激消费外,一些航空公司还开启了打折促销模式,往乘客账号中发放优惠券。
不仅如此,航空公司还在飞机无法起飞的时间里,努力拓展副业,开始花式自救之路。
春秋航空
“直播带货”
疫情期间,直播大火。此前春秋航空就进军电商,董事长王煜亲自开通直播,直播间带货卖机票。
“成都飞石家庄元,成都飞宁波元,成都飞上海只要元!走过路过机会不要错过!”
短短1个半小时,就累计.7万人观看,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66.66万人。
深圳航空
“文创IP”
深圳航空也加入直播带货行列,做起了文创产品,把枕头眼罩带进直播间,立志打造自己的独有品牌。
限量机模、飞机香皂礼盒、小飞行家制服等产品推出,让观看直播的粉丝反响热烈。
据悉,未来深航还将重点打造先行者、云上机械师、深航优选、深韵国风、小飞行家等文创五大系列产品,借势新媒体营销率先打造自有文创产品品牌。
四川航空
“火锅套餐了解一下”
四川航空摇身一变,成了疫情期间最“麻辣”的飞机,川航物流电商推出家用火锅套餐,有锅有菜有桌布,最低多元包邮到家。
厦门航空
“企业团餐定制”
厦门航空还为返工之后没有食堂的企业开通了企业团餐定制服务。推出7种正餐套餐,打出来的口号是“航空品质,安全无忧”。
营销观察
锚定效应引发抢购
尽管一直以来机票都在进行打折促销,但相比高铁、客运这些陆路的交通方式,打飞的在消费者眼里都是属于偏高端消费了。
所以,在多数人眼里,机票的价格都在千元以上。
类似于东航“随心飞”这种产品以预付的方式将机票价格定在2-3元左右,一次性承包半年的飞行。
如果不是精心安排自己的出行计划,很容易囫囵吞枣地以为这个价格可以平均分摊到每个月甚至每一周。
这样的单价相比消费者心理的机票价位是很低的,锚定效应就产生了。
所以,产品已经推出便引发抢购,网友都在官方微博里抱怨APP服务器繁忙,抢不到了。
切中需求自带话题
从发售时间来说,各大航企之所以选择在之后发售这些产品,显然也是经过考虑的。
4-5月发售产品很有可能会遇冷,尽管清明假期调动了旅客的出行需求,但刚经历Covid-19疫情,民众惊魂未定,大多选择周边游。
宏观经济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反弹后,远途出行的需求也随之反弹,在当前大环境下推出这款产品的失败风险会小很多。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近日,携程发布“下半年旅游意愿调查报告”,其中显示,今年下半年国人的旅游意愿正在大幅提升。
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费用在旅游度假上,特别是最期待国内长途旅游。
82.6%被调查者下半年有意愿旅游,57.1%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今年出境游恢复不了,会考虑增加国内游频次。
所以,各家航企还是在合适的时间准确切入了国内消费者下半年的旅游需求。
另外,“随心飞”这种产品设计相比一贯的低价折扣策略要高明且新鲜不少。
前几年春秋航空“1元机票”引发热度,相比之下,这次的“随心飞”的话题度也不小。
截至7月10日,微博上与“随心飞”相关的话题多达十几个,其中,仅#东航周末随心飞#就有万的阅读量。
品牌塑造刻不容缓
航空公司也是2C的品牌,但消费者印象中对各家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识别是偏同质化的。
各家航企没有十分具有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也没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东航最早推出“随心飞”,之后海南航空、华夏航空推出的产品也是同质化的,可能个别服务条款有差别,但仅从产品名称上就识别不出明显的差异。
厦航推出的企业团餐定制打出的口号是“航空品质、安全无忧”,凭借的是整个航空行业的品牌效应,而不是自家独有的品牌效应。
而四川航空的火锅套餐主打的也是四川地区的麻辣火锅特色,并没有强调四川航空本身的调性。
相比之下,深圳航空推出的文创周边,倒还有可圈可点之处,有点自建品牌航空IP的意思,这可以成为航空品牌未来进行品牌延伸的一个路径。
疫情之下,航空公司的花式打法或许对品牌塑造的作用不大,但毕竟也是为了尽快回血补充现金流的应急打法,,活着就好。
但从长远来看,疫情必将过去,消费升级,乘飞机出行的需求会不断上升。
只有进行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塑造清晰的品牌形象,才是航空公司发展的长远之道。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