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普通的日士本兵,为什么从来都没想过

大家应该都听过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大致意思便是“从来都没想过做将军的士兵,他一定不是一个好士兵”。虽然,这话只是为了激励士兵们能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但是,也有很多国家的将军,的确是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建功立业,最终才得以拜将封侯的。然而,这种加官进爵的梦想,对于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来说却是一个例外。因为,他们自从当兵的那一刻起,连当大佐都从来没有想过,更别说当将军了。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想了也白想。因为,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军事学历教育体系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别说是佐官了,就连绝大多数的尉官都是正儿八经的军校毕业生。而普通的士兵服役期也就两年,就算在服役期间的表现极为出色,最多也只能升任为军曹,即便再往上升那也顶多是个曹长,然后就碰到职务晋升的天花板了。至于士官(日军把军官叫做士官),那就不是你一个大头兵该想的事情了。

别说是普通的士兵,就算一般的下士官想当上大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日本普通的军校生从一入学就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分派、分层、分类,诸如有些人是从陆军幼年学校就开始学习军事,有些人是从高中毕业直接考的陆军士官学校;有些人在学校里亲皇道派,有些人则亲统制派;这样从一开始就分门别类之后,毕业所分派到的部队自然也就各有不同了。有些人去了常备师团,有些人去陆军省或参谋本部;接着所有人准备考陆大,这便又涉及到了考上和考不上两种结果;而考上的人在陆大毕业之后,还得看你进不进得了军刀组。因为,一旦进去以后你就可以开宗立派,而进不去的话一样还是会低人一等。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日本学生从陆军幼年学校开始学习,一路读到陆大毕业,且中间没有因为皇道派与统制派的内斗而耽误晋升,也没有因为事件这种大新闻而站错队,更没有在中国大陆战场或者东南亚、太平洋战场不幸挂掉的话。那么在“终战”之前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能够当上大佐的。也就是说,首先这个日本学生必须考进了陆大,同时不犯以上同样的错误,那么他对于大佐这个位置,才算是能抱有一定的希望。由此可见,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想当大佐那可是非常不容易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nxianzx.com/dxxqh/9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